类别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09-26 浏览: 次
在纽约曼哈顿晨边高地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,一位身着运动服的亚裔青年正快步走向图书馆,他背着一个略显沉重的背包,里面除了厚重的法学课本,还有一把精心保养的重剑,这位青年就是费若秋——曾经的法国击剑联赛明星选手,如今的哥大法学院研究生。
“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运动生涯巅峰期选择退役求学,”费若秋在哥大法学院休息室接受我们独家专访时笑着说,“我认为击剑和法学都需要同样的精神——精准、策略和永不放弃的毅力。”
2023年,当25岁的费若秋宣布退出法国职业击剑圈时,体育界一片哗然,这位出生于中国上海,16岁赴法训练,19岁就获得全法青年击剑锦标赛冠军的选手,正处于运动生涯的黄金时期。
“我在法国度过了近十年的击剑生涯,收获了无数奖牌和荣誉,”费若秋回忆道,“但在我心中,一直有个未完成的梦想——接受一流大学的教育。”
费若秋的父亲是一位国际法教授,母亲是一位文学翻译,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,他从小就对法学有着浓厚兴趣,即使是在法国训练最紧张的时期,他仍然坚持阅读法律书籍和英文原著。
“击剑是一项需要极致专注的运动,而法律研究同样如此。”费若秋说,“在剑道上,你必须在一秒内做出决策;在法庭上,律师同样需要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找到最佳论据。”
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过程并不轻松,尽管费若秋在运动生涯中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度,但他仍然需要像所有申请者一样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、学术推荐信和个人陈述。
“我的个人陈述主题是‘击剑与法律的共同语言’,”费若秋向我们透露,“我谈到了如何从击剑中学习的策略思维可以应用于法律实践,如何在国际击剑比赛中与各国选手交流的经验有助于国际法的学习。”
哥大招生办公室被这位“击剑剑客”的独特经历所打动,费若秋不仅展示了他作为运动员的纪律性,还表现出了出色的学术潜力。
“我们很少遇到这样多元背景的申请者,”哥伦比亚法学院招生主任在获得费若秋许可后向我们表示,“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运动员,更是一位有深刻思考能力的学者型人才,这正是哥大所需要的多样性。”
进入哥大后,费若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他需要同时应对繁重的法学课程和保持击剑训练的双重压力。
“时间管理是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技能,”费若秋说,“我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,进行一小时的体能训练,然后上课、图书馆学习,下午再进行技术训练,晚上则通常是小组讨论和阅读时间。”
费若秋现在担任哥大击剑队的助理教练,每周带领校队训练三次,虽然不再参加职业比赛,但他仍然保持着竞技状态。
“教学相长, coaching让我对击剑有了更深的理解,”费若秋说,“这就像法律学习中,当你能够向别人解释一个概念时,你自己才会真正理解它。”
从巴黎到纽约,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变更,更是文化环境的转变,费若秋有着跨文化生活的丰富经验——从小在中国长大,青少年时期在法国训练,现在又来到美国求学。
“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,”费若秋观察道,“法国击剑强调优雅和传统,美国击剑则更加注重创新和实用性,这与两大法系的特点不谋而合——大陆法系的系统性和普通法系的案例导向。”
费若秋经常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,并将这种比较应用到他的法学研究中,他最近的一篇论文就探讨了比较法视角下的体育仲裁制度,获得了教授的高度评价。
“我的多元文化背景曾经让我感到困惑——我到底是中国人、法国人还是即将成为纽约客?”费若秋说,“但现在我意识到,这不是一种障碍,而是一种优势,我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人的思维方式,这在全球化时代是非常宝贵的能力。”
谈到未来,费若秋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,他打算在毕业后专注于体育法律领域,特别是国际体育仲裁和运动员权益保护。
“职业运动员的权益保护是一个全球性课题,”费若秋认真地说,“许多年轻运动员在跨国签约时缺乏法律知识,导致权益受损,我希望能够利用我的双背景,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款,保护自己的职业生涯。”
费若秋还计划建立一個非营利组织,为年轻运动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。“体育不应该只是关于竞争和奖牌,还应该关乎公平正义和运动员的全面发展。”
哥大法学院的一位教授评价道:“费若秋有着独特的视角和能力,他能够将体育世界的实践经验与法律理论相结合,我相信他将在体育法领域做出重要贡献。”
对于年轻运动员,特别是那些面临职业选择的人,费若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:
“体育生涯是宝贵的,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,我认为现代运动员应该追求全面发展,教育不仅不会妨碍运动表现,反而能够增强你的心理素质和战略思维。”
费若秋特别强调了语言学习的重要性:“掌握多种语言让我能够与不同国家的教练、选手交流,直接阅读各种法律文献,这为我的职业生涯开辟了更多可能性。”
他还建议年轻运动员尽早规划职业生涯:“运动员的竞技生涯是有限的,但知识和技能会伴随你一生,我希望年轻人能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,无论是体育上的还是学术上的。”
尽管身份多样——中国人、旅法剑客、哥大学子——费若秋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核心价值。
“击剑教会我的是: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对手,都要保持冷静和自信;无论遭遇多少失败,都要再次站起来继续前进。”费若秋说,“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学术研究和生活挑战。”
在采访的最后,费若秋向我们展示了他的重剑和一本法理学书籍。“这两样东西看起来毫不相干,但在我这里,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也许这就是我的人生哲学——找到看似不相干事物之间的连接点,创造出新的可能性。”
夕阳西下,费若秋背起背包,向我们告别后走向训练馆,在那里,他将继续指导年轻的击剑手们——不仅传授技术,更分享他跨越体育与学术的双重经验。
在哥大这座常春藤盟校里,这位旅法剑客正在书写他的人生新篇章,用剑尖划出不一样的人生轨迹,他的故事证明:人生没有标准答案,成功的路径不止一条,真正重要的是追随自己的内心,勇敢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。